杏坛荟 > 详情

粗心还分真伪?看看您的孩子是真粗心吗? | 教师之声

2023-06-12 18:09

4654人阅读 收藏


【摘要】

粗心就是疏忽大意,看来在本不该出错的地方出现了错误。有关研究发现孩子的粗心现象大致可以分成以下两类:真粗心和伪粗心。本文结合粗心的成因,提出了粗心的矫正办法。


【关键词】粗心问题,学生成长,教学对策



专栏介绍教师频道是学科网专门开设的教学经验共享平台,学科网百万级别新媒体加持,期待您的分享!(🔥投稿类型及方式请见文末)

温馨提示:全文共5928个字 阅读需约10分钟

投稿文章为老师原创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

(本文是应南京市某小学家长委员会的邀请所作讲座的文字稿)


各位家长,大家下午好!


也许就在今天,当您打开孩子的作业检查或是翻看孩子考试的试卷时,发现孩子又“粗心”了。您或对此司空见惯,苦笑了之;或大发雷霆对孩子进行训斥,甚至暴跳如雷“赏”孩子几个耳光。结果,孩子今天“粗心”了,明天还是“粗心”,后天依然如此。您可能伤透了脑筋,束手无策。怎么办?我想跟在座的各位家长对“粗心”的话题进行探讨,并谈谈个人的一点看法,供各位参考。


一、粗心的类型


粗心就是疏忽大意,看来在本不该出错的地方出现了错误。有关研究发现孩子的粗心现象大致可以分成以下两类:


一是“真”粗心:指孩子已经理解和把握了相关的知识,对于其中的某些新问题本来是完全可以解决的,但由于做题时不仔细,粗心大意,从而造成了失误,这是“真”粗心;


二是“伪”粗心:指孩子对学习上的新知识,从表面上看已经弄清楚,但是真正做起题来却感到困难,对新问题答不完全或说不清楚,总是对一部分错一部分,给他人以为是其粗心的假象。例如:邻居家有一男孩在求半圆的周长时,他只算了圆弧的长度,没有加上弦的长度而得出了错误的结果。其实这不是因为他一时疏忽所造成,而是因为他不理解周长的概念(周长应是一条封闭的曲线)所导致。这种所谓的粗心,实际上就是“伪”粗心,是对新知识没有真正理解,仅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而已。孩子往往不愿意承认自己没有弄清楚相关新知识,就以“粗心”为借口进行搪塞,为的是免遭老师和家长的批评、指责(因为现实生活中,老师和家长对孩子因“粗心”所造成的错误要比说“不会或不懂”更轻易给予孩子以宽容)。因此,家长对孩子所说的“粗心”要仔细加以辨别,凡是属于“伪”粗心的情况,一定要及时求助老师帮助孩子理解清楚所学的知识,真正做到对知识的学习“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克服其学习知识时不求甚解的不良习惯。


二、粗心的成因


其实,粗心是人们在学习、工作、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不过在一些孩子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更加突出罢了。粗心的发生并不是偶然的,而是由诸多成因造成的。


01
注意力不集中

粗心与注意力不集中有着密切的关系。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孩子具体学习过程是依靠短时记忆来进行的。短时记忆又称工作记忆,其容量小,保持的时间比较短。一般来讲,短时记忆的内容若得不到及时强化,只能在大脑中保持30秒左右的时间。当有新的内容进入大脑皮层时,原先的记忆内容便被清除。假如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不完全集中在正在做的题目上,而是想着另外一道题或是其他什么事情,那么另外考虑的内容就进入了短时记忆,并将原有的记忆内容冲淡乃至全部冲掉。这样便产生了读错题、写错字、算错题等粗心所导致的问题。


02
求快心理驱使

低年级孩子的学习动机主要是以附属的内驱力为主。为了获得老师、家长等成人的表扬和赞许而努力学习。现实生活中,有的孩子为了在班上争第一,以便引起其他孩子的关注、赢得老师的表扬,就不由自主加快了学习的速度,特别是课上举手发言,老师的问题刚一出口,孩子就可能不假思索的抢先把手高高的举起。但由于小学阶段刚刚接触文字和数学公式等抽象符号(抽象符号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痕迹需要多次重复强化),未经多次强化,头脑中还没有形成清楚准确的记忆痕迹,符号被提取时就轻易产生泛化现象。例如:“己经”还是“已经”,需仔细区分辨认,而求快心理的存在驱使孩子顾不上斟酌分辨,导致快中出错。


03
思维定势干扰

思维定势,又称定势,是指由于先前的活动而形成的一种习惯性的心理准备状态,它会使人按照一种比较固定的方式思考或解决新的问题。思维定势有其积极的一面,但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即负面作用。孩子在计算中思维定势的负面作用主要表现在旧法则对新法则的干扰,从而产生“积累性错误”。例如:计算 420 ÷ 42=10、 630 ÷ 63=10这些计算题后,接着计算440-44时,由于思维定势的干扰,孩子往往会把减法误算成除法,结果就=10。


04

不良性格特质

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的总和。粗心是一种不良的行为习惯,是性格结构中态度特征的直接表现。中小学阶段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若形成了做事匆忙、不够认真、缺乏责任,其行为方式必然表现出粗枝大叶,丢三落四等现象。孩子由不良性格特征导致的粗心在日常作业的审题、计算及抄写中均有表现。例如:审题审不清或审不细,在没有弄清题意和所给条件之前就急于着手解答;由于忽视了题目中某些隐蔽的条件,因而找不到解题的突破口;严重的还会出现考试中的漏答或多答现象,因此丢了不该丢的分或浪费了不该花费的时间。


05

不良学习习惯

很多同学作业做完不检查、考试不愿打草稿、步骤写不全或是做题跳步骤、书写潦草等,这些都是学习习惯的问题。这些“非智力因素”都可以导致一些粗心问题的发生。由于不良学习习惯而导致的粗心的问题大概有以下几个:


①草稿纸运用不当:有的孩子在草稿纸上算对了,但抄到本子上抄错了。还有的草稿纸上的数字排列得乱七八糟,找不到自己需要的答案。

②估算能力的欠缺:估算的能力也很重要。有的孩子不会用估算来判断结果的合理性。例如:在加法运算中,和应大于每一个加数;在减法中差和减数应都应该小于被减数。运用这两条法则一眼就能看出自己的答案是否有误。

③卷面涂改不整洁:还有的孩子考试时所做的卷面不够整洁、涂涂改改严重,这样就很容易造成视觉遗漏。

④看题时丢三落四:还有的孩子,题目都能够理解,但在阅读的时候,一目十行,匆匆而过,没有发现题中的一些细节,比如“除”和“除以”“增加了”和“增加到”,因为粗心没有发现其中的差别,结果造成了偏差。


06
有意注意疲劳

“有意注意”也叫随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注意的目的是为完成任务,所以,有意注意,需要自身努力去关注。有意注意大多需要持续的时间比较长,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都容易出现注意的疲劳。当孩子的“有意注意”出现疲劳时,“粗心”就会由此而生。


三、粗心的矫正


01
培养孩子优良的性格特征

不良的性格特征是形成粗心的重要原因。要根治粗心,首先要从改造孩子的不良性格特征入手。我们认为,培养孩子认真的态度、严谨的作风和高度的责任感是克服粗心的首要条件。只有认真,学习才能一丝不苟;只有认真,知识大厦的基础才能牢固。“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毛泽东主席语录),面对认真,任何形式的粗心都没有施展伎俩的机会。因此,我们要教育孩子从一点一滴做起,培养认真严谨的行为习惯;从日常生活做起,培养孩子做事有条理的良好习惯。在潜移默化中使孩子养成优良的性格以矫正粗心的不良习惯。


02
培养孩子良好的注重能力

注重是心理过程的开端,为认知活动提供清醒的心理背景。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时心理活动的指向经常变化,注重对象就不能得到清楚而完整的反映,因而极易粗心出错。培养良好的注重习惯应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能高度集中注重而不分心和能迅速转移注重而少惰性。为此,家长可选择一些有一定难度,需要集中注重才能完成的任务交给孩子,让他们完成。比如:家长可结合孩子以往的错题通过更改关键数据、关键条件设计出所谓的新题,让孩子集中注意力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错题再练,以培养他们高度集中的注重能力。


03
培养孩子学会学习的能力

教育心理学中有一个专门的术语叫做“元认知能力”,所谓“元认知能力”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知活动的认知能力,它是一种高级的心理能力,是一种学会“如何学习”的能力。通过元认知指导调节孩子的认知活动,实现对学习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是孩子学会如何学习的有效途径。具体来说,家长在班主任及科任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可以在孩子的审题、答题、检查、反思等环节做些文章。让孩子学会如何审题、怎样答题、如何检查、怎样反思。特别是“检查”的环节,这是防止答题遗漏、纠正错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家长要教育孩子检查一要细心,二要耐心。当然与“检查”环节同等重要的是“反思”,因为检查是作业的最后环节,反思是作业后的总结提高,二者均是孩子元认知能力发展的具体途径,不仅对矫正粗心很有必要,对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也具有重要的功能。


关于“反思”,笔者在此想多说几句。在对考试、对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反思时,家长要有意引领孩子运用恰当的记号将失误的原因进行简单归类,对自己做出简单明了的警示和提醒。例如,对于计算性错误在其下面画一横线“___”;对于方法性错误在相应处打一个问号“?”;对于偶尔所犯又比较典型的错误在醒目位置给予简短文字提示等等。这样有利于孩子下次再看错题时一目了然,最大化的发挥“反思”在矫正“粗心”方面的功能。


04
培养孩子严谨的考试作风

我们这里所说的“考试”当然也包括平时的“作业”(要把平时作业当成考试来看待)。


4.1读题不求快

拿到试卷(看到作业)后读题速度不求快,尤其是题目较长时要慢读,要读细!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特别要关注重要的信息。这样一来,有用的信息都正确的进入自己的脑海,做题时就能正确运用所有条件!那么误看题目、漏看条件这些“粗心”而导致的错误就彻底跟自己拜拜。切忌题目没看完就做题。


4.2草稿要打好

解答理科题时很多计算都要在草稿纸上先进行。所以要教育孩子科学打好草稿,不能写得一团糟。相信孩子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如果遇到复杂题目需要根据已知条件列出很多方程、计算式。然后费劲仔细观察这些方程找出隐藏的关键信息,才能解出题目。这时候如果自己的草稿纸上的计算过程比较整齐、干净醒目,那么发现已知条件中暗含的关键信息就比较容易,更不会发生挪错数字,弄错符号等情况,解题过程自然就一帆风顺啦!


4.3做后要检查

做完一道应用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结合本题的结果,判断一下结果的合理性。比如:解出来的结果无论怎么看都觉得不顺眼,或是一看就不具合理性(如:解出来所需要的时间竟然是负值)。这时候就需要回头仔细检查一下刚才的计算过程。那么,干净整齐的草稿纸就发挥了它的另一项重要作用——方便检查!


4.4慎用老经验

  运用“老经验”解决新问题,有时候不但用起来得心应手,而且非常管用,效率倍增。但很多情况下往往是南辕北辙,丢了不该丢的分。这就是上文所说的“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所以,家长要在考试前几天叮嘱孩子尤其要警惕貌似熟题而非熟题的情况,让孩子切记不要因为粗心而掉进命题者故意设下的坑。


4.5错题究根源

有些做错了的题经过家长或老师稍稍一点拨,孩子就知道正确的解题方法。这些看似粗心(即上文所说的“伪”粗心)而导致的错误,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孩子因概念不清晰而造成的。那么,这个时候家长就不能就事论事,让孩子一改了之。家长应该抓住小问题不放,要“小题大做”,在请教相关科任老师后,帮助孩子追究发生错误的根源,从源头上遏制错误、改正错误,不重蹈覆辙。


综上所述,家长不但要关注孩子的“真”粗心,而且要警惕孩子的“伪”粗心,更要根据孩子粗心的不同情况,对号入座帮助孩子分析粗心的成因,并跟孩子一道采取恰当的措施或方法加以矫正,让今天“粗心”了的孩子明天不再“粗心”!!!


文末小贴士
01
作者介绍

秦建华,中共党员,中学英语高级教师(专业技术五级)。南京师范大学首届(1997-2000年教育管理专业)教育硕士。南通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至今已在省级以上教育教学报刊杂志上公开发表和获奖论文100多篇;撰写专著四部,其中《高考英语改错与写作百题》(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首版、2023第十一次修订)已修订再版11次。是高考英语江苏百校大联考的独立命题人之一。现任(江苏)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卓文高级中学副校长(主管教学工作)。


02
投稿通道

教师频道面向一线教师,全面招募原创稿件,稿件一经采用将有电子证书及实物礼品奖励。投稿请扫描二维码加入群聊,与全国各地教师共同交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