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坛荟 > 详情

“学习”一词的来历

2024-06-17 09:18

62人阅读 收藏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通“悅”,发自内心的高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外现的高兴)乎?人不知,而不愠 (yùn愠在这里不是怒的意思,应该是个通假字,通“温”。),不亦君子乎?”

“学习”一词来历就是出自论语的第一句:“学而时习之”。圣人孔子说的非常确切,学过的东西要经常练习、复习。明确告诉你怎么学习,也就是学习的方法。对“学习”的本义了解了,你就知道怎么学习了。下面从文字的角度解读“学习”二字。

学(學、穴、晓),繁体“學”,上面的“ ”掬,双手合持,手把手(展示手把手教学生练习毛笔字的图形或动态场景),中间为“爻”(要),易经中卦爻,古人可以依据易经中卦爻,效天下之要,推测天下之要事。交叉为文,合体为字,文字如同卦爻,蕴藏着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的许许多多的知识和道理;从“冖”读mi,蒙,启蒙的蒙,指小孩、儿童,教小孩子识文断字。从整体上看这幅画,就是手把手教小孩子写字,识文断字。这个学字在普通话中读(xue穴),还有个读音,地方方言读(xiao晓)。如果我们仅知道这个字读学(穴),不明白他还有个方言读(晓)那么对这个字就只能说是一知半解。在汉字中的多音字中,同一个字说明形是相同的,也就是说背景画是一样的;为什么读音不同意义不同?主要是借音不同造成的,借不同字的声音,表现不同字的意义。读“穴”是借了“穴”的声音,是说明学有窍门,学要掌握窍门,入门得法,事半功倍,反之事倍功半,取窍中的“穴”读音就是这个意思(流程图:窍—穴)。我们北方还有读音,所谓的方言,上学(晓xiao),借晓解道理的“晓”,学的目的是教人觉悟,晓解道理。有些汉字不了解他的地方方言的读音,就无法完全理解它的意义。保存地方方言,也是保存我们中国文化,一旦方言丢失,有些汉字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法得到全面的解释。现在又掀起了保护地方方言的行动.

习(翕)繁体为“習”,上为羽,指鸟的翅膀;下为白,天快亮,晨光。表示小鸟在晨光中拍打翅膀练飞翔的形义。借“翕”声表示小鸟敛翅振羽学飞。简化为一只翅膀一分一合拍打,所以这个横八点也是指翅膀的分合。振翅就是飞,可不熟练就是飞不起来的。习的目的是为了熟练。学是为得法,目的是会,理解,晓解;习是为了熟练。目前高考中考作为教学的指挥棒,只注重了习,而忽略了学。为什么这样说呢?就是中高考的题量太大,不是学生不会做,而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做不完。所以为了应对高考,只有大量做题,采用题海战术,来应付中高考。

后一句和前一句是排比关系,后一句来比喻前一句,圣人把知识比朋友,朋友要经常见面,不然见了就不认识了;学知识一样,要经常把以前学过的知识回头去看一看,不然就忘记了,远方的朋友就是学过很久的知识,现在很多人早就把学生时代学的知识忘得干干净净了。就象我们小学时期的同学样多年不见都不认识了,还算什么同学?

第三句是对我们刚学过的知识也要温习,“人不知,而不愠”指刚学的东西你不懂,你又不去温习,趁热打铁,还是个好学生吗?做过老师的都会理解,课堂上都会有很大一部分同学,不懂装懂,不会装会,一做题就错。这三句应该说是老师教学生学习的经典,即告诉你怎么学,又强调了对早学过和刚学过的知识怎么处理,这就是为啥称孔子为圣人的原因吧?

相关推荐
13.字源识字-元和无的破解(元和无中“二”表示什么意思?)

13.字源识字-元和无的破解(元和无中“二”表示什么意思?)

文字也是与时俱进的,随着人们对自然界认识的加深,会不断地产生新的汉字,所以中国的汉字是有时代性的
2024-06-17 09:20 83人阅读
什么是天才?

什么是天才?

天才就是掌握时间先机的人
2024-06-17 09:19 63人阅读
什么是“幸福”?讨论稿

什么是“幸福”?讨论稿

幸福指人们对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满足感
2024-06-17 09:19 76人阅读
14.字源识字-宾与客的区别(了解我的家乡滨州)

14.字源识字-宾与客的区别(了解我的家乡滨州)

破解汉字的本义需要两把钥匙:音和形!
2024-06-17 09:17 54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