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坛荟 > 详情

[鄂州]2016年中考说明 理综

2016-04-19 14:59

0人阅读 收藏

    Ⅰ、考试性质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是检查、评价普通初级中学教育教学质量,考核初中学生必修课学习是否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要求的重要手段,是全面贯彻国家课程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入的重要改革举措。 

    高级中学招生考试是合格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级中学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II、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答卷方式 

    闭卷、笔试。 

    2、考试时间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5分。 

    3、科目分值 

    物理80分、化学50分、生物25分。各学科试题只涉及本学科内容,不跨学科综合。 

    4、题型 

    试卷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非选择题一般包括填空、实验、作图、计算、简答等题型。 

    5、试卷结构 

     ⑴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 

    第Ⅰ卷: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计50分。其中生物5道题,化学8道题,物理12道题。 

    第Ⅱ卷:题型为非选择题。共7道大题,共计105分。其中生物1道大题,化学2道大题,物理4道大题。    

     ⑵组卷: 

    试卷按题型、内容和难度进行排列,选择题在前,非选择题在后,同一题型中同一学科的试题相对集中,同一学科中不同试题尽量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 [NextPage]

    III、各学科考核目标、内容 

物     理 

    一、命题指导思想 

    根据高级中学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结合教学实际,确定中考物理学科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包括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 

    中考物理试题着重考查考生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注意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有利于高中选拔新生,并有利于激发考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考试范围 

    (一)考试能力与要求 

    中考物理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通过考查知识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 

    中考物理科目要考查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理解能力 

    ①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 

    ②能够清楚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述); 

    ③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 

    ④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2、推理能力 

    ①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 

    ②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3、分析综合能力 

    ①能够独立地对所遇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 

    ②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 

    ③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4、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①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 

    ②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分析。 

    5、实验能力 

    ①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 

    ②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 

    ③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实验。 

    这五个方面的能力要求不是孤立的,着重对某一种能力进行考查的同时在不同程度上也考查了与之相关的能力。同时,在应用某种能力处理或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也伴随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因而中考对考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等探究能力的考查渗透在以上各种能力的考查中。 

   (二)考试内容和考点水平要求 

    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 

    Ⅰ类,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属课程标准中“了解”和“认识”层面。 

    Ⅱ类,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推理、综合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能对对象进行测量,独立完成操作;能对仪器或方案进行调整和改进;能对目标进行探究设计和实验,属课程标准中 “理解”、“应用”和“独立操作”层面。 

序号

内容

层次要求

力学板块

考点1

机械运动

§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2

运动的描述

§3

运动的快慢

§4

测量平均速度

考点2

质量和密度

§1

质量

§2

密度

§3

测量物质的密度

§4

密度与社会生活

考点3

力 运动和力

§1

§2

弹力

§3

重力

§4

牛顿第一定律

§5

二力平衡

§6

摩擦力

考点4

(固、液、气)压强

§1

压强

§2

液体压强

§3

大气压强

§4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考点5

浮力

§1

浮力

§2

阿基米德原理

§3

物体的沉浮条件及应用

考点6

功和机械能  简单机械

§1

§2

功率

§3

动能和势能

§4

机械能及其转化

§5

杠杆

§6

滑轮

§7

机械效率

电磁板块

考点7

电流 电路 电压 电阻 欧姆定律

§1

两种电荷

§2

电流和电路

§3

串联和并联

§4

电流的测量

§5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6

电压

§7

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8

电阻

§9

变阻器

§10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11

欧姆定律

§12

电阻的测量

§13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考点8

电功率 生活用电

§1

电能  电功

§2

电功率

§3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4

焦耳定律

§5

家庭电路

§6

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

§7

安全用电

考点9

电与磁

§1

磁现象  磁场

§2

电生磁

§3

电磁铁  电磁继电器

§4

电动机

§5

磁生电

热学板块

考点10

物态变化

§1

温度

§2

熔化和凝固

§3

汽化和液化

§4

升华和凝华

考点11

内能及内能的利用

§1

分子热运动

§2

内能

§3

比热容

§4

热机

§5

热机的效率

§6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光学板块

考点12

光的传播 反射 平面镜

§1

光的直线传播

§2

光的反射

§3

平面镜成像

考点13

光的折射 透镜

§1

光的折射

§2

光的色散

§3

透镜

§4

生活中的透镜

§5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6

眼睛和眼镜

§7

显微镜和望远镜

声现象 信息 能源板块

考点14

声、信息传递、能源

§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2

声音的特性

§3

声的利用

§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5

现代顺风耳——电话

§6

电磁波的海洋

§7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8

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9

能源

§10

核能

§11

太阳能

§12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三、考试形式、试卷结构及难易度 

    1、内容比例:声学约占4%,光学约占11%,热学约占11%,电学约占37%(含信息的传递),力学约占37%(含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2、题型:单项选择题24分(12道);非选择题56分,其中填空题14分;作图题12分;实验题18分;、计算题12分。 

    3、难易度:试题分为容易题、中等题和难题,三种试题的分值的比值为6:3:1。 

    试题总体难度系数为0.55左右。 [NextPage]

化     学 

    一、命题指导思想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命题力求体现对学生化学素养的考查,体现《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课标”)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命题应有利于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在化学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有利于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推进新课程的实施。 

    二、考试内容及命题要求 

    1、考试内容 

    根据课标的要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考查的内容包括“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反应”和“化学与社会发展”四个方面,“科学探究”的考查融入上述内容之中。考查的内容不应超越课标中“内容标准”所涉及的内容。 

    2、命题要求 

    ⑴严守课标:命题遵循课标中内容标准的要求,关注核心概念、主干知识和基本原理,关注知识形成的过程以及知识间的相互联系,重视通过实验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试题素材和内涵中尽可能体现课标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要求。 

    ⑵重视基础:重视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理解的考查,考查学生运用化学基础知识、技能和方法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避免知识的简单复现和技能的机械组合。 

    ⑶突出应用:将基础知识和技能放在真实而有意义的背景中去考查。通过情景化的试题素材的设置,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从真实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体现化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相互关系。问题的设置力求具有新颖性、启发性、探索性。 

    ⑷关注探究:重视对学生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关注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推理、解决开放性问题等过程,试题的设置不仅在形式上有新意,而且在答题要求上充分反映学生的思维品质,有利于考查学生的创新思维。 

    ⑸杜绝繁、偏、怪试题,题量适中,难度适宜。 

    三、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1、内容比例 

    身边的化学物质,约占18分;物质构成的奥秘,约占10分;物质的化学变化,约占15分;化学与社会发展,约占7分。 

    “科学探究”的考查融入上述内容之中。 

    2、题型比例 

    选择题16分(单选,8道,每小题2分),填空与简答题22分[填空题2道,16分,每空2分;简答题(化学计算方面)1道,6分],实验与探究题12分(2道,每空2分)。 

    3、难度系数 

    0.55左右。 [NextPage]

生  物  学 

    一、命题指导思想 

    1、突出基础性,凸显重要概念,彰显课程理念 

    对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是试题的主旋律,试题面向全体学生,反映《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课标”)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着力于生物学重要核心概念的考查。 

    适当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在“有用、有意义、具体、真实”的教育情境中考查学生对生物学基础知识的了解、理解和掌握程度,从而引导学生“有意义地学习”,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业水平。 

    试题在考试目标上要兼顾不同层次水平,注重对知识的了解层面上的命题,适度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立足三维课程目标,综合考查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全面考查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把考查生物知识与考查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起来,即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渗透在科学知识和技能的考查中。 

    3、贴近学生生活,关注时代发展 

    《课标》要求生物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与社会生活,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生物学基础知识,遵循“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回归生活”的学科教学理念,试题的编制以生物问题为出发点,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注重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适当地重组与整合,试题关注学生的生活和经验,联系学生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现象,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适当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力争做到健康地生活。 

    4、突出能力立意,综合考查学业水平 

    在考查生物学科知识、技能、过程和方法掌握程度的基础上,注重考查创新意识、探究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适度考查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适当设置一些开放性试题,有助于学生拓宽思维空间,便于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能力立意”考查的重点不再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详略,而是学生是否具备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否具备良好的学习、实践和创新的习惯;要求学生能应用生物学观点、辩证的观点等去分析和解决某个具体问题,要求有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能力及对问题思考的创新性思维能力。“能力立意”可以通过问题的设计、问题的背景、问题情境的不同视角去考查。例如:通过从资料中获取信息,检测捕捉问题的能力;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检验学生判断问题的能力;通过对问题的解决,了解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尝试对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作决策等,以考查学生对问题解决的办法、途径、运用知识和对知识理解的程度;通过对问题的表述、反馈、阐明思想观点来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5、注重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提升生物科学素养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科学教育倡导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是生物教育的重要内容。科学探究的考查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考查学生提出猜想的能力,设计和实施科学的能力、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的能力。 

    6、注重初高中教学衔接 

    关注初高中生物教学内容的交集部分,为高中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考试内容的具体要求 

    以现行《课标》为依据,以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人教版)》为载体,按照《课标》建立的十大主题为线索,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确定以下考试内容及其具体要求。 

    主题一  科学探究 

    具体要求: 

    理解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前提,解决科学问题常常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等多种途径来获得事实和证据。知道设置对照试验,控制单一变量,增加重复次数等是提高实验结果可靠性的重要途径;知道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和实验,又需要对证据、数据等进行分析和判断;能够利用多种方式呈现证据、数据,如采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表达结果,善于与他人交流和合作。在试题中结合与生物学相关的社会生产、生活的事实、现象等,考查学生提出问题,运用已有知识作出假设、制定计划、选取实验材料与用具、识别变量与对照实验,了解实验原理、实施计划、进行实验、描述并分析现象,处理数据、预测结果与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等能力。 

    主题二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具体要求: 

    1、理解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2、结合图示,理解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点(动物细胞、植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等结构,以进行生命活动;植物细胞具有特殊的细胞结构,如叶绿体和细胞壁),能区分出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了解各结构的生理功能。 

    3、知道细胞核是控制中心。 

    4、一些生物由单细胞构成,一些生物由多细胞组成。 

    5、知道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知道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 

    6、知道人体四种基本组织名称,了解重要的器官由哪(几)种组织构成。 

    7、了解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及其功能。 

    8、了解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人体的结构层次。 

    主题三  生物与环境 

    具体要求: 

    1、结合教材和生活中常见的具体实例了解并能识别环境中水、空气、温度、光等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识别由于生物因素而产生的生物之间的几种关系,如:捕食关系、合作关系、竞争关系、寄生关系、共生关系等。 

    2、结合教材和生活中常见的具体实例了解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3、结合图示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结合实例能判断其是否是生态系统。了解食物链的相关知识,结合实例理解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流动的,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知道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主题四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具体要求: 

    1、知道绿色开花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萌发、生长、开花、结果与死亡等阶段。 

    2、知道种子中的胚是幼小的生命体。 

    3、比较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异同点(子叶的数目、有无胚乳、营养储存的部位)。 

    4、了解种子萌发的条件(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和过程。 

    5、了解芽的发育和根的生长过程。 

    6、理解雄蕊、雌蕊在繁殖后代中起重要作用。知道绿色植物从开花到结果要经历传粉和受精两个过程,知道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 

    7、了解植物生活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8、结合图示和反应式,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了解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场所、产物。 

    9、了解呼吸作用的意义。知道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夜间不宜在卧室摆放过多绿色植物。 

    10、了解蒸腾作用的意义。 

    主题五  生物圈中的人 

    具体要求: 

    1、识别教材中糖类、脂肪、蛋白质含量较多的常见食物。 

    2、识别、判断常见的无机盐(钙、铁、碘)和维生素(A、B1、C、D)缺乏症。 

    3、了解人体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胰腺、肝脏等。知道糖类、脂肪、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开始被消化的部位。知道小肠是主要的消化器官。 

    4、知道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及其中流动的血液组成。了解三种血细胞的功能。 

    5、知道人体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是心脏,根据图示能说出心脏四个腔的位置及名称,知道与心房连接的血管是静脉,与心室连接的血管是动脉。知道一个完整的血液循环途径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经过体循环,动脉血变成静脉血,经过肺循环,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6、了解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知道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但处理能力有限。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主要的呼吸器官。 

    7、了解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其中肾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肾的结构与功能单位是肾单位;知道尿液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8、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知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知道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是脊髓;能识别教材中介绍的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和复杂反射(条件反射)的实例。 

    9、了解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分泌异常引起的疾病;知道糖尿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知道人体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调节,但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 

    10、了解人体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主要功能,理解人体各系统互相联系、相互协调,以完成生命活动。 

    主题七  生物遗传与变异 

    1、结合教材识别遗传和变异的现象,根据相对性状的概念判断某些性状是否是相对性状。 

    2、知道DNA是主要遗传物质,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段,它们位于细胞的染色体上。染色体在生物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在生殖细胞中是单个存在的。理解基因、DNA、染色体之间的关系。了解人的体细胞、精子、卵细胞和受精卵正常的染色体数目。 

    3、知道生物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4、知道人的性别是由一对性染色体决定的,女性为XX,男性为XY;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5、根据基因在遗传中的规律,理解常见的几种性状(如酒窝有无、单双眼皮,能否卷舌)的遗传图谱。 

    主题十  健康地生活 

    具体要求: 

    1、知道按照是否有传染性,可将疾病分为传染病和非传染病。了解流感、肝炎、艾滋病等是传染病。 

    2、理解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3、了解人体的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后天性免疫)。知道人体的三道防线。理解免疫的功能。知道注射疫苗所获得的免疫是特异性免疫(后天性免疫),知道注射的疫苗是一种抗原。 

    三、试卷结构 

    题型:单项选择题10分(5道);非选择题共15分(含3道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