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坛荟 > 详情

【区域周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教育体育局:多措并举培养拥有“四个自信”孩子

2024-05-24 15:37

2846人阅读 收藏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以培育文化自信为重点,夯实文化的根基作用,以文化自信的厚度托举起“四个自信”的高度,从红色传承、文化浸润、价值引领、五育融合四个方面,着力培养拥有“四个自信”的新时代小好汉。


在红色文化传承中铸魂


全区以新安小学为核心带动各校以新安旅行团作为生动教材,着力打造“学新旅”实境课堂、体验课堂、实践课堂。组织学生参观新旅纪念馆,成立红领巾新旅研究院,设立新旅小记者、新旅小讲解、校园小导游、新旅小志愿者、小好汉宣讲团等“五小”团队,在场馆实境中走近新旅红色历史;排演了“一群小好汉”“燃烧的信念”“习爷爷回信啦”等情景剧,举行宣讲新旅故事、传唱新旅歌曲、观赏新旅影片等活动,在观唱讲演中体验新旅红色文化;开展“小好汉重走新旅路”“美丽家乡行”“在线寻访新旅老团员”等实践活动,在实践研学中弘扬新旅红色精神。通过红色认知、红色体验、红色践行的育人路径,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越发坚定。


和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合作,组织排演儿童剧《新安旅行团》(校园版),在全市各学校开展巡演。该区还积极构建“敢为小先生、能做小主人、争当小好汉”的“三小”育人体系,让孩子们像新旅前辈那样学习生活,做人做事。淮安区还充分用好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红色革命老区的得天独厚条件,构建了以新安旅行团历史纪念馆为核心,周恩来纪念馆和故居、淮安府署、中国漕运博物馆等近30处思政教育基地为资源点的“一核多点”青少年思政教育资源网。让旧址遗迹成为“教室”,让文物史料成为“教材”,让英雄模范成为“教师”,推动思政教育沉浸式开展。


在核心价值引领中固本


组织思政课老师认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以及共青团、少先队活动的要求,充分认识德育课程的性质,领会课程基本理念,全面把握课程目标,突出课程的人文性、综合性、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等特征,以指导教学实践。对教学内容实施优化整合,及时跟进社会发展进程和理论创新成果,将党的重大时事引进课堂,增强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注重用好“新旅”等红色资源,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打造一批思政精品课程。该区还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设立思政育人党员教师攻坚组,分专题成系列开展集体备课磨课,深挖课程中的红色育人元素,把爱党爱国教育融入课程体系中。


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党员教师上讲台,带头讲好思政课,以扎实的理论功底引导学生立大志、明大德。利用新安旅行团历史纪念馆这一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开发“场馆里的思政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小坚定学生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新安小学校长张大冬还充分利用全国人大代表的影响力,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交流,在他的积极推动下,学校与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江苏省第二师范学院、淮阴师范学院、淮阴工学院等高校建立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育联盟。


在五育融合建构中强基


淮安区以“新时代小主人行动”为抓手,从文明、智慧、健康、快乐、勤劳五个板块加强日常行为习惯的引导激励,为学生营造“比学赶帮”的良好氛围,在五育融合中学会自主自立,获得全面发展。全区围绕“立德树人”的目标,扎实推进德智体美劳融合课程开发进程,着力打造阅读、科技、劳动、体育、艺术等特色项目,形成五育融通、百花齐放的育人氛围。全区建成了占地面积2000多亩的农业生态园供孩子们参与劳动实践,学习劳动技能,体验劳动苦乐;创成了全市唯一的全国示范性青少年综合实践基地,可承载1000多人同时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快乐学习,在满足学生兴趣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心理健康和生命安全教育是学校始终关注的领域。该区组织老师开展特殊学生排查,对单亲家庭、困难家庭、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儿童认真摸排,一人一档,有针对性地开展疏导与帮扶。组织党员教师开展与特殊学生“爱心结对”活动,对困境学生开展心理疏导、学业辅导、安全护导,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得到快乐健康、生动活泼的发展。

相关推荐
7.字源识字—至、到、倒(仅用拼音识字无法理解汉字的本义)

7.字源识字—至、到、倒(仅用拼音识字无法理解汉字的本义)

破解汉字的本义必须需要两把钥匙:形和音!
教学创新/思考
2024-06-14 08:38 686人阅读
8.字源识字-巳、已、己(仅用拼音识字无法理解汉字的本义)
教学创新/思考
2024-06-14 08:38 358人阅读
9.字源识字--巴、邑(阝在右)、阜(阝在左)、色(汉字字形相同背景图相同)
教学创新/思考
2024-06-14 08:37 208人阅读
10.字源识字—大、天、矢(用拼音识字你永远无法理解汉字的本义)
教学创新/思考
2024-06-14 08:36 125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