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坛荟 > 详情

【区域周刊】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教育局:依托老工业基地打造特色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2024-05-23 17:42

522人阅读 收藏


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教育局依托铁西区老工业基地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挂牌一批特色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将家庭资源、学校资源、社会资源有机整合,打造铁西区特色劳动教育课程体系。通过强化顶层设计、深入研发课程、落实监督保障、完善评价体系等一系列措施,形成了铁西区特有的“模块—领域—主题—课程”四级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和“一一三”劳动教育工作体系,并重点打造了“四个一”劳动教育工程。


制定计划,申报项目,整体布局,保障实施。区域整体布局,提供坚实保障。


铁西区教育局从区域层面统一规划,整体推进,积极构建“统筹劳动教育资源、强化队伍建设、各校百花齐放”的工作格局。成立项目工作专班,形成以主管局长为具体负责人,教师学校为综合实施部门,包含德育科、综合实践基地、省市专家指导等部门,积极推动项目按时高质量完成。


教科共研,梳理课程,挂牌“基地”,指导培训。教师进修学校教研、科研共同推进。


教师学校发挥专业引领作用,打造“模块—领域—主题—课程”四级劳动课程体系。以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新时代劳动者为目标,以校内特色课程、校外劳动、社会服务劳动为模块;以老工业基地的“工匠精神”为研究领域,设计相关教育主题,打造具有铁西老工业基地特色印记的劳动教育课程;科研部成立专项课题研究组,探索培育“工匠精神”的校本课程建设实施策略;各学科教研员和各级骨干教师组成课程研发团队,进行依托铁西老工业文化主题的课程设计;各中小学开发校本课程,建设“区域必修+各校研发”特色劳动教育课程。


各校将以往相互独立的德育活动如各种纪念日、学雷锋活动、志愿者活动融入劳动教育课程中,实现有主题的劳动,有意义的劳动;挂牌并启用“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充分发挥省市级劳动教育专家的引领作用,开展各级培训指导,学习全国其他省市地区优秀的建设经验,从理论、思想、业务等方面为特色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做好准备。


以评促建,丰富课程,启用基地,开展试点。


以评价促进劳动教育课程的深入落实。以区域课程为基础,建立区域特色劳动教育评价体系,以评价促进劳动教育课程的落实。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特点,分别设定综合评价指标,促进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的有效落实。


暑假期间,部分中小学生以任务为驱动,开展校外实践基地的体验活动,为特色劳动教育课程的全面实施做试点,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的建设。


体系初成,全面实施,各部门合力,不断完善。


中小学各校、中小学实践基地全面实施特色劳动教育课程,校外实践基地全面为广大师生服务。劳动教育学科教研员下校听课,开展教研,实施培训,组织中小学校主管校长、主任、教师进行劳动教育的系统学习。科研部开展劳动教育与学科融合课题的中期调研,指导研究成果的提炼,安排结题验收。


铁西区将劳动教育摆在优先中的突出位置,树立“大劳动”“劳动+”教育观,积极探索具有铁西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引领学生学会劳动技能、润养劳动精神、养成劳动习惯、提升劳动素养,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着力打造了铁西区“一一三”劳动教育体系,即一个框架—建立区域劳动教育规范化实施机制、一条主线—深耕劳动教育铁西工业文化烙印、三个赋能—以价值带动、项月驱动、研学撬动为劳动教育赋能,促进劳动教育有效实施。


重点打造劳动教育“四个一”工程,即下好一盘棋,区域联动让劳动教育有根;串好一条链,丰盈内涵让劳动课程有品;织好一张网,资源矩阵让铁西学子有惠;育好一代人,深耕文化让铁西传承有魂。推动铁西劳动教育迭代升级,打造“教育有根、课程有品、学子有惠、传承有魂”的铁西劳动教育新模式。

相关推荐
7.字源识字—至、到、倒(仅用拼音识字无法理解汉字的本义)

7.字源识字—至、到、倒(仅用拼音识字无法理解汉字的本义)

破解汉字的本义必须需要两把钥匙:形和音!
教学创新/思考
2024-06-14 08:38 584人阅读
8.字源识字-巳、已、己(仅用拼音识字无法理解汉字的本义)
教学创新/思考
2024-06-14 08:38 296人阅读
9.字源识字--巴、邑(阝在右)、阜(阝在左)、色(汉字字形相同背景图相同)
教学创新/思考
2024-06-14 08:37 193人阅读
10.字源识字—大、天、矢(用拼音识字你永远无法理解汉字的本义)
教学创新/思考
2024-06-14 08:36 107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