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坛荟 > 详情

[厦门]2016年中考说明 物理

2016-04-20 09:39

0人阅读 收藏

    一、考试性质

    初中物理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终结性省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应出初中毕业生是否达到《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物理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学业水平。考试结果即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

    二、命题原则

    以《物理课程标准》为指导,以《2016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物理)》、《2016年厦门市初中学业考试说明(物理)》,结合本市初中物理教学实际进行命题。

    三、命题原则

    1.导向性: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强化考试内容的育人导向。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考查,指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依法治国理念的和考查,引导学生树立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引导学生提高人文素养、传承民族精神、弘扬爱国主义,梳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加强创新能力的考查,促进创新教育。坚持以学生为本,立足基础,注重能力的培养,做到区域性、综合性、思想性、生活性、实践性的统一,正确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推动初中学校全面实施新课程、培养学神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基础性: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和应用程度的基础上,注重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同事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避免出现繁、难、偏、旧试题。

    3.应用性: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试题素材应自然融洽地联系学生实际,反映物理科技的发展及其应用,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之中运用学过的知识和掌握的方法、能力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拉近物理和生活的距离,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不出似是而非、脱离实际的试题和“机械性记忆”试题。

    4.探究性:加强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应该从过程与方法入手,立意于能力,侧重考查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的理解和内化,避免讲科学探究的考查知识化、程序化、形式化和标签化。

    5.开放性:重视开放创新能力的考查。应设计适量的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6.科学性:严格按照科学命题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命题。发挥不同类型的试题的功能,确保学生发挥其真实水平;试题及其评分标准科学、严谨,杜绝出现知识性、技术性的错误。

    四、目标内容

    对于科学内容中各部分知识的认知水平要求层次,在“表:考试内容及其认知水平要求”中用字母A、B、C标出,其含义如下:

    A:能知道知识的内容及含义,并能在相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

    B:能理解知识的确切含义及内在逻辑关系,并能简单运用,如:简单作图、解释简单现象,进行简单计算等。

    C:能将知识应用在新的情景中,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推理和综合运用。(后附表)

    五、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考试时间:90分钟,卷面总分:100分)和实验操作考查。

    六、试题难度

    合理安排试卷难度结构,试题易、中、难比例7:2:1(官方私下说法“出于命题技术原因,实际难度6:3:1”),试题难度0.60-0.65(去年为0.62-0.67,平均分63。今年平均欲往60靠拢),考试合格率约62%-67%

    七、试卷结构

    1、题型结构:试卷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类,期中选择题是四选一的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包括填空题、作图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和计算题等题型。题型分值比例:选择题占32%,非选择题占68%。

    2、题量:33题

    3、内容结构分值比例:力学约占38%,声学和光学约占12%,热学约占14%,电磁学约占36%。[NextPage]

考试内容及其认知水平要求

力学

内容

分项明细

要求

1.长度、时间

B

2.测量误差

B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B

4.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

A

5.速度

B

质量

与密度

1.质量

B

2.密度

C

1.力、力的三要素

A

2.力的作用效果

B

3.力的示意图

B

4.重力

A

5.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B

6.弹力、弹簧测力计

A

7.摩擦力(滑动摩擦力)

A

8.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

B

力与运动

1.惯性

B

2.牛顿第一定律

B

3.合力、力的合成

B

4.二力平衡

B

压强

1.压强

C

2.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B

3.液体的压强

B

4.连通器原理

A

5.大气压

B

6.流体的压强和流速的关系

B

浮力

1.浮力

B

2.阿基米德原理

B

3.物体的浮沉条件

B

机械与人

1.杠杆

B

2.杠杆平衡条件

B

3.滑轮、滑轮组

A

4.机械功

B

5.功率

B

6.机械效率

B

7.动能、势能、机械能

A

8.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B

声学与光学

声的世界

1.声音的产生

B

2.声音的传播条件

B

3.声音的特性

B

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A

5.超声与次声

A

光现象

1.光的直线传播、光速

A

2.光的反射现象及反射定律

B

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A

4.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应用

B

5.光的折射现象及其特点

B

6.光的色散、白光的组成、色光的混合、物体的颜色

A

7.凸透镜

B

8.凹透镜

A

9.凸透镜成像规律

B

10.透镜的应用

B

热学

温度与舞台变化

1.温度、液体温度计、生活环境常见的温度值

A

2.熔化和凝固、熔点和凝固点、晶体、非晶体

B

3.蒸发、沸腾、汽化

B

4.液化

B

5.升华和凝华

B

小粒子与大宇宙

1.分子、原子

A

2.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B

3.物体的尺度

A

内能与热机

1.内能

A

2.改变内容的两种方式

A

3.热量

B

4.热值

B

5.比热容

B

6.热机、热机效率

A

电磁学

了解电路

1.摩擦起电

A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B

3.电路的组成,电源和用电器使用时的能量转化

A

4.通路、开路和短路

B

5.电路图

B

6.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B

7.电流

A

8.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

B

9.电压

A

10.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

B

探究电路

1.电阻

A

2.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B

3.变阻器

B

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阻关系

A

5.欧姆定律

C

6.家庭电路的组合和连接方式

B

7.家庭电路的电压值及其安全电压

A

8.安全用电常识

B

9.测电笔的使用

B

电流做功与电功率

1.电功

C

2.电功率

C

3.用电器的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

B

4.电流的热效应、焦耳定律

B

从指南针到磁浮列车

1.磁场和地磁场

A

2.电流的磁场

A

3.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A

4.安培定则

B

5.电磁铁

B

6.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

A

电能从哪里来

1.电磁感应

B

2.高压送电

A

走进信息时代

1.电磁波

A

2.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A

3.波长、频率和波速

A

能源、材料与社会

1.能量的形式

A

2.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

B

3.常见的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新能源

A

4.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

A

5.新材料的特点

A

学生必做实验

实验类型

实验题目

说明

基本操作类

1.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表测量时间

1、基本操作类实验,要求:根据仪器的使用方法,正确使用仪器;知道天平、弹簧测力计、常见温度计的基本结构和测量原理;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要求估读。

2、测量性实验,要求根据测量原理,正确使用仪器,组装、连接实验装置,测量物理量。

3、探究性实验应达到《物理课程标准》中关于科学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关于误差,能在某些实验中简单分析误差的主要来源,选择减少误差的方法,知道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误差。

2.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3.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4.用量筒测量体积

5.组装简单的滑轮组

6.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7.用电流表测量电流

8.用电压表测量电压

9.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10.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

11.读电阻箱的读数

12.读电能表的示数

测定性

1.测量物理的运动速度

2.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

3.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4.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

5.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验证性

1.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

2.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探究性

1.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研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3.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4.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5.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6.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7.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8.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9.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016年备注:

    1、 速度的追击和反复问题不考察。

    2、 密度的实验题型很久没考了。

    3、 密度的合金模型、空心模型不考查。(计算题有涉及到密度的题型,整道题的分值都算密度的)

    4、 2016年可能是厦门中考自主命题最后一年,所以今年初中物理核心知识点全考,轮流考查的内容尽量少考。

    5、 弹力不考似有似无的情景(比如:有接触但是没有弹力的情景)

    6、 摩擦力部分,考纲只有滑动摩擦力的要求

    7、 与省考试大纲靠齐,只要有在教材里面出现过的公式都可以考察计算题

    8、 打星号的知识点“力的合成、电阻的串并联”限制单方向三力以上的合成和混联电路的考察。弱化难度,能不用电阻的串并联公式,只用串并联的电压电流关系也能解电路计算题

    9、 液体的压强、杠杆、滑轮、阿基米德、比热容去年不做计算要求,几年会抽部分考计算,出现在填空题和压轴题第一小问的可能性比较大。

    10、帕斯卡原理不做要求

    11、流速与压强的关系难度由A提高到B,表达要求提高,需与题目结合作答,而不是单纯答知识点。

    12、阿基米德原理只考察F浮=G排,不考察F浮=ρ液gV排。阿基米德原理教材有明确的文字表述,但是没有给出公式,所以考察只是点到即止。

    13、考纲修改之后,浮力不作为压轴题考察,浮力复习坚持以中档题为主。

    14、机械效率:C到B到A再到B,从天上被打到地底,今年回到地面了。今年机械效率不考察计算,但是会考察利用公式来分析性质。

    15、光的直线传播会出现在情景中,但不会是正确选项(因为刚好是擦边知识点)

    16、凸透镜做图只考到三线单独考的问题,不会考凸透镜成像做图题和凹透镜光路图。

    17、电磁学新增摩擦起电、电荷的相互作用(三个粒子的问题)难度设置为B

    18、电流和电压概念本身几乎不考,考到也是作为送分题型出现。

    19、难度要求为C的只有5部分,分别为:密度、压强、欧姆定律、电功、电功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