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坛荟 > 详情

家庭教育是一段用“心”的旅程,任重而道远

2023-02-02 14:22

6518人阅读 收藏

作者介绍:刘静,西南大学教育学硕士(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成都市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全国名师工作室联盟、四川省心理学会等多个学术机构会员,成都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成都市优秀教师,成都市骨干教师,新津区学科带头人,新津工匠,新津区师德先进个人。


主研或主持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等9项教育科研课题,参研省级、市级教育科研课题2项,案例成果被教育部中外青少年人文交流成果蓝皮书收录,获包括四川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奖在内的各级各类成果奖数项,担任副主编或编委出版教育专著8部,30余篇论文获国家级、省级、市级一等奖或发表,多次赛课获国家级、市级、区级一等奖。


专栏介绍:教师之声是学科网专门开设的教学经验共享平台,学科网百万级别新媒体加持,期待您的分享!(投稿类型及方式请见文末

温馨提示:投稿文章为老师原创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种说法:孩子和父母其实是同龄的,——父母都是从孩子出生才开始学做父母,哪怕是现在的非独生子女家庭,每个孩子的性格大概率是不一样的,对于每个独一无二的孩子来说,父母的教育方式也会有所差别。

很多父母很舍得花时间和精力送孩子去学各种才艺,但这个世界上却鲜有听说父母主动走进学校学习如何做父母的。而那些关于成功培养孩子的经验宣传式的书籍,又无法完全一比一复刻到自家孩子的身上,有的甚至更像是贩卖焦虑和成功学的商业密码。

从这个意义来说,做父母这件事其实并没有太多的经验可以借鉴,但也是需要并值得用“心”琢磨的事情。

初心——重平衡的关注


相信每一个经历过十月怀胎艰辛的母亲都有过对孩子健康状况的担忧,每次孕检的时候,总要询问医生孩子发育是否正常。从孩子呱呱坠地起,他们的每一步成长总能牵绊住父母的心。


可是,当孩子入学后,往日的“母慈子孝”似乎总能轻易被“鸡飞狗跳”代替,孩子的学习成效、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等等都能成为家庭大战爆发的理由。

关注孩子的一言一行当然无可厚非,但是,家长们是否回看过自己的心路历程:从最初只对孩子生命健康的关注,到后来对孩子的行为习惯的刻意矫正甚至要求越来越高,是否已经忘记了这一路走来的初心呢?

关注孩子的学业表现本身没有问题,但要注意保持对孩子生命健康和学业表现关注度的平衡。不看重学业表现难以激发孩子的内驱力,不利于孩子将来的长远发展;而只看重学业表现也是对含辛茹苦养育的生命本身的漠视,不值得提倡。

开心——高质量的陪伴


说到对孩子的陪伴,有的家长们可能觉得自己做得还是不错的。可如果你留心观察,也许会发现许多父母陪伴孩子时都有玩手机的现象,美其名曰 “陪孩子”,可实际上却是与手机相伴。


美国儿科学专家珍妮·拉德斯基曾做过一个观察研究:快餐店中超七成的父母在进餐时至少使用一次手机。她们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父母沉溺于手机可能影响亲子关系。我国的儿科专家钱幼琼教授也曾接诊过许多听力、智力等指标都显示正常却不能开口说话的孩子,究其原因无不是在陪伴孩子时只顾玩手机而不与孩子对话交流的父母给予孩子的语言刺激太少了。

此外,父母对孩子低质量的陪伴无异于一种心理上的冷暴力行为,可能造成孩子走入“我没有手机重要”的心理暗示怪圈,家长图得一时的安逸却最终得不偿失。心理专家郭公社说:“单纯呆在一起但不去关注孩子,并不是真正的陪伴。”真正让孩子开心的是父母在身旁认真地倾听他哪怕是家长们认为天马行空的想法,认真地陪着他玩哪怕是家长们认为简单无聊的游戏。

细心——重细节的观察


随着孩子的不断长大,父母需要操心的事情越来越多。一般来说,孩子在2-3岁、7-9岁以及12-15岁时都会经历逆反期,即是从婴儿期到幼儿期、幼儿期到少年期以及青春期的逆反。处于逆反期的孩子好像突然变得不听话了,总喜欢和父母对着干。有的家长总喜欢用是否“听话”来评价孩子的好坏,殊不知作为一个独立自主意识在逐步成熟发展中的人,孩子的逆反其实是正常的心理反应。


这个时候的父母需要做的,不是严厉呵止孩子“不听话”行为,而是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错误都可以抓大放小,从旁细致地观察,让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然后再适时地介入,而不是一味地指责孩子不配合、不理解、不懂事。

关心——有技巧的交流


《战国策》有云:“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但如何正确地表达对孩子的关心,也是一门技术活儿。有的父母可能会用“别人家的孩子”来给自家孩子树立榜样,但在孩子听来,很可能就是父母唠叨、嫌弃自己表现不佳。除了同龄人取得的成绩给孩子带来的压力外,“同辈压力”还表现在同龄人圈子中存在的价值观或行为的被迫趋同,这也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遇到的压力源之一,尤其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要融入一个朋友圈子就不得不“合群”。


此时的家长不宜过度地指责孩子的朋友,而应摆正自己的心态,允许孩子有私人的空间,可以通过一些历史故事、寓言或平等的对话交流和孩子谈心,切忌没有实质内容的说教或强行管教。有时候,父母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只轻拍孩子肩膀的手或者一次简单的拥抱都可能胜过千言万语,带给孩子无尽的力量。亲子交流不仅仅是言语上的互动,更有肢体的触碰和精神的交融。

交心——有深度的沟通


许多父母会询问孩子是否吃饱穿暖、学习和生活是否如意。这些交流是构成我们生活的重要一环,当然是不可缺少的,但如果我们的亲子沟通都流于浅表化,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对父母的崇拜感会逐步降低,接受父母合理建议的意愿也可能因此大打折扣。


前几年风靡一时的皮克斯公司中国风动画短片《包宝宝》就讲述了一个亲子沟通出问题的故事:一位母亲从不问孩子想要什么,只按自己的意愿给孩子提供自认为最好的东西,最后却将孩子越推越远。影片最后当然是有一个互相理解的大团圆结局,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父母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忽视了孩子内心深处的想法而不自知呢?

作为父母,家长们也可以反思一下,自己有多久没有和孩子深入讨论一个他感兴趣的话题了?作为父母,自己是否熟知孩子喜欢的球星、学科学习上遇到的瓶颈、处理人际关系时遇到的挫折等等?作为父母,自己是否与孩子时常产生同悲同喜的情感共鸣?孩子愿意和父母做有深度的沟通,是建立在父母愿意平等真诚地与之交心的基础上的。

耐心——会等待的智慧


网上流传着这样一段话:“做父母,是一场心胸和智慧的远行。”家庭教育中太需要“静待花开”的智慧了,“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在家庭教育中同样适用。


如果把每个孩子比喻成一颗种子,他们的成长都是有各自的周期的:有的如早绽的迎春花,有的如晚开的腊梅,有的甚至不会轻易开花结果,因为这是一颗注定成长为参天大树的种子。可是,“静待花开”并不等于放任自流,而是更强调父母默默耕耘的努力。父母可能看到的是别人家的孩子能言善道,文笔一流,父母可能看不到的是别人家的父母坚持从小就给孩子做亲子阅读和参加各种体验生活的活动;父母可能看到的是别人家的孩子身强体壮,精力充沛,父母可能看不到的是别人家的父母坚持从小就带孩子跑步、游泳、打球、徒步爬山……

如果家长不能做到像别人家的父母那样,凭什么要求自己的孩子要像别人家的孩子?有默默耕耘的耐心,才有“且听风吟,静待花开”的底气。

恒心——不放弃的坚持


在家庭教育里,持之以恒的信念应该刻进家长的骨髓里。对于自控能力相对薄弱的孩子来说,父母适时的督促是对孩子负责,但这也并不意味着不允许孩子试错。


童话大王郑渊洁在22岁时(1977年)开始尝试文学创作,直到1979年9月在《儿童文学》杂志上发表了《黑黑在诚实岛》,才最终走上了童话写作之路,而在这之前,他已经尝试写过其他各种文体了。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自始至终坚持不懈地尝试和努力,他如何能取得一个人写一本杂志30年世界纪录保持者等成就呢?

同理,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学会识别孩子是因为兴趣还是态度产生不能坚持下去的情况,如果是学习项目不适合孩子,可以适度地允许孩子重新选择,如果是孩子自身毅力不足,则应通过适当降低难度、让孩子体验成就感等方式帮助孩子度过学习的倦怠期。

有人说:“我钦佩一种父母,他们在孩子年幼时给予强烈的亲密,又在孩子长大后学会得体地退出,照顾和分离都是父母在孩子身上必须完成的任务。”如果说把家庭教育比喻成一所学校,那父母则是孩子最早的启蒙老师。

陶行知先生曾诫勉老师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这句话对于各位“启蒙老师”而言同样成立。孩子们有各种各样的可能性,没有千篇一律的人生。诚然,父母有爱孩子的本能,但不能成为“无证上岗”的启蒙老师,不能停止学习和接受好的教育理念,不能忽视爱孩子的方式和技巧,不能忽视在家庭教育中的用“心”。

2022年正式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为家长们如何更好地实施家庭教育指明了方向。只有不断审视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用“心”,做学习型的父母,家长们才能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中不断促进自己和孩子共同的进步、更好地成长。毕竟,家庭教育是一段用“心”的旅程,我们任重而道远。

专栏介绍 投稿通道开启

教师之声面向一线教师,全面招募原创稿件,稿件一经采用将有电子证书及实物礼品奖励。

投稿类型:

教师专属:教学创新/思考、教育故事、教学/生活随笔、读书分享

主任杂谈:年级教学管理工作、新教师培训、校园安全、家校共育

校长论教:校长文档、校长访谈、工作计划、校长思想

成长晋升:技能提升、论文写作、班主任成长、公开课/PPT/思维导图

投稿方式:添加大米老师微信发送稿件-word版本,如有问题可以留言沟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