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坛荟 > 详情

【单元教学】至情至性·理趣盎然(成广勇)丨跟名师学教研 语文003期

2023-03-22 17:36

0人阅读 收藏


跟名师学教研

本栏目内容均为一线名师团队共研成果。学科网携手一线专家与名师团队,聚焦新教材与新高考教学变革,共研高质量教学策略,同创高效率课堂模式,为一线教师提供系列优质经验案例。加入团队请见文末!




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

第9课
陈情表/李密
 *项脊轩志/归有光
第10课
兰亭集序/王羲之
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
第11课 *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
第12课 *石钟山记/苏轼


名师卷首语

本单元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六篇古代散文名作体裁各异,或以情见长,至情至性;或以理取胜,理趣盎然。

单元设计依据学情,既重视单篇阅读,又注意文本之间的整合。在诵读涵泳中把握思想情感及承载的文化观念,品析章法之妙;运用评点方法研习;修辞立其诚,读写结合。创设具体学习情境,以具体教学任务为驱动,增进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着力发展核心素养。



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节选)


成广勇


单元整体解读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古代散文作品的研习。该单元选取了两晋到明代的六篇古代散文名作,其中《陈情表》《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并序》为教读课文,《项脊轩志》《种树郭橐驼传》《石钟山记》为自读课文。    本单元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积累文言阅读经验,培养民族审美趣味,增进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底色。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完善人格,浸润心灵,丰富情感。

六篇古代散文名作或以情见长,至情至性;或以理取胜,理趣盎然。体裁不一,风格各异。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在情感、思想和人生感悟,是“文化传承与理解”这一学科核心素养在语文教材中的具体落实。


单元目标


1.诵读古代散文佳作,理解文意,把握其思想情感及承载的文化观念,感受民族文化的无穷魅力,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2.在诵读涵泳的基础上,理解作者抒发情怀、表达思想的个性化手法,领会不同作者在审美上的独特追求,品析章法之妙和细节之美。

3.运用对比与联系、评点方法,研习古代散文,了解古代散文的体裁特点和多样风格。4.修辞立其诚,为文为人要“真”。学习本单元选文的表达艺术,说真话,抒真情,述真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情境与任务


学习情境:学校拟举办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民族文化自信”为主题的共读共品汇报展示活动,以本单元六篇古代散文为主要研习对象。


学习任务:(中心任务)情思理趣,各臻其美,探究内涵。


课时安排


9课时。根据我校学生文言文学习水平,设计思路由单篇设计、每课设计到单元整体设计。


教学过程(节选)


环节二     心连广宇   体悟生命
              ——《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并序》设计
 
魏晋文士的旷达和善思——《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并序》研习(一课时)

任务一:结合两文,谈谈“序”和“辞”两种文体特点。

任务二:王羲之纵情山水,见会稽山水便欲终老于此,陶渊明辞官归乡,欲乘化而归尽。在“人的觉醒”和“山水的发现”的魏晋时代,从雅集欢饮、山水田园中,体现了文人雅士对生命和自然的思考。但两人毕竟是不同的人,两人思考感悟也存有差异。小组交流,探讨两人对自然和生死的思考有何不同?

任务三:魏晋时期,文坛上已开始流行雕饰堆砌之风,这两篇文章却堪称其中的清流,不追求藻饰,不滥用典故。涵泳品味,赏析文中佳句,体会言辞之美,谈谈两文各具的语言特点。

任务四:班级朗诵会——从两文中任选段落,揣摩其情感基调和音韵节奏,设计朗诵脚本,搜集相关音频、视频和图片等资料,增强朗诵效果,体会文中情感。
(从声与情、内与外、文与乐、文与画等角度进行。)

任务五:借助联想与想象,以“跨越时空的相遇”为主题,你与王羲之、陶渊明聚会一处,王羲之吟咏“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陶渊明吟唱“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此景此情,你有怎样的感受,写一段文字表达你的思考。


点击查看完整教学设计



名师研讨


(以下内容均由本期研讨活动主持人--张仁平老师整理)


对于成广勇老师的单元设计,冯林涛老师认为其中亮点颇多。

第一,以语言建构与运用为基础,渗透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三项语文学科素养。


“教学语文应当是引火线,冲击波,兴奋剂。”作为语文教师,语言应该具备强烈崇高的情感,只有这样才能披文入情,以情动人。成老师教学设计这一点值得我学习。

第二,基于“情境、任务、活动”而展开,践行新课标理念。


成老师设计的教学活动不是机械的、静态的,而是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应用情境中“舞蹈”,使得语文的重点回归到自然状态。

第三,以生为主体。


成老师的设计中“小组交流,互相补充”,《项脊轩志》任务二“诵读全文、自主学习、完成表格、小组互评”及“本单元自我反思”等均充分体现对学生主体的尊重。

冯林涛老师也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和建议。


1.如何处理“文”与“言”的关系?
2.问题设计的“难”与“易”应如何把握?
3.关于文化传承与理解如何调配?

成广勇老师对此也做了回应。


首先,对于“文”与“言”的处理,要依照具体文本,具体分析。如《项脊轩志》文章教易,《种树郭橐驼传》等文本较难,那么在相应的课时安排会增加弹性,合理处理。内蕴不可偏废,但“言”方面的学习灵活安排。除此之外,利用早读、晚自习做挖空训练等巩固文言知识。

其次,就问题的设计难易方面,以陶渊明和王羲之思想对比为例,确实学生难以把握,教师应补充相关材料,帮助其获得深入认识。

最后,就文化传承与理解方面,以“忠孝”关系分析为例,结合新近电视剧《人世间》,这里的“忠”更多的理解为“恪尽职守,忠于职责”。


李文伟老师认为成广勇老师的设计条理清晰、由浅入深、逻辑严密。除此之外,还提供了许多阅读材料,丰富学生的阅读。

李老师也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对于《陈情表》这一课的学习,设计任务三“诵读交流,李密的‘智慧’精心表现在哪里?”,任务四“你认为李密辞不赴任的真正原因是因为要尽孝吗?”,任务五“结合社会背景,谈谈为何舍‘忠’取‘孝’?”

这三个任务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具体的区别是什么?设计时的意图是什么?

成老师对此作出了回应。

任务三侧重文本结构的分析,任务四注重李密其人及背景的探究,任务五则侧重历史背景的研究。

研讨热烈而有深度,冯老师提出可否把探究时代背景这一环节提前,放在前面作为知人论世这一层面可能更有利于学生把握主旨,逻辑性也更强。


王海廷老师提出,成广勇老师的教学设计亮点突出。

第一, 善用学习提示。


本单元六篇文章有的以情见长,至情至性,感人肺腑;有的以理取胜,理趣盎然,发人深思。这些作品体裁不一,风格各异,呈现了我国古代散文的多样面貌。要重视学习提示的内容,代替练习题,激发学习兴趣,提示重点难点,提供阅读学习的策略和方法,教学目标内容和抓手。成老师的教学设计注重结合学习提示,结合单元主题内涵,引导学生梳理与思考课文的思想内容,达到立德树人目标。

第二,注重文章结构。


例如《归去来兮辞》中概括文本结构内容“归途、归家、归园,归田、归尽”,就用简短的词语帮助学生梳理脉络,思路清晰。
通过结构的梳理,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也有利于思维发展的提示。通过此维度的深读学习,在实践层面就能做到“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的从容应对。




欲知详情,请扫码进入学科网查看完整名师研讨视频~


专家-王岱老师的指导点评视频完整版,扫码观看~


加入我们

         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期待更好的语文教育。


名师申请条件:在语文学科教学与教研方面(单元教学、群文阅读、同步作文序列化教学、新高考备考等)有研究成果,有教育情怀,有意愿成长的一线教师和教研员。


名师申请通道:



1.请填写名师报名表,学科网教研老师会在一周内联系您!


报名表链接

https://www.wjx.cn/vj/hXnrtnC.aspx



2.您也可以直接联系学科网语文学科教研老师,请在添加好友时注明您的真实姓名、任职学校以及研究方向。


伍老师QQ:804094971


伍老师微信:13693359301



意见反馈通道:欢迎老师们落地使用本次分享的教学设计,如果您对本单元的教学设计有相关的建议或者落地困惑,请填写在以下问卷中,我们会第一时间收集给名师团队,您将有机会获得与名师线上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哦。


意见反馈链接

https://www.wjx.cn/vj/ezzYybI.aspx




郑重声明



本期内容为"语文学科网"公众号原创内容,未经"语文学科网"和原创作者本人的共同授权许可,禁止以任何名义进行转载、复制、摘编等任何形式的使用。一经发现,我们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相关法规的相关规定,追究其侵权行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