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新时代劳动教育全方位的设计,紧接着大刀阔斧的“双减”政策的落地,两年后即2022年4月,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版)》提出了培养学生劳动核心素养的课程总目标。标志着“劳动课程”以正式身份进入教育课程体系。在价值多元化,特别是网络高度发达和自媒体便捷的今天,高中学生的劳动价值观被弱化,有的学生好逸恶劳、不尊重劳动,总想着和网红一样随便就成功。高中劳动课程既要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劳动课程的共性目标,同时还应满足高中生未来职业的发展需求,提前贯通生涯发展的思维路径,也是教育改革的趋势。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 劳动教育
专栏介绍:学科网百万级别新媒体加持,期待您的分享!(🔥投稿方式请见文末)
温馨提示:全文共3050个字 阅读需约15分钟。投稿文章为老师原创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
普通高中新教材课程标准通知中指出:“高中阶段的劳动教育课旨在进一步提高他们自主管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并且通过实际操作技能的学习使其更加尊重劳动、理解劳动,从而培养其吃苦耐劳的精神风貌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根据国家课程方案要求,各学校均要开齐综合实践活动、劳动课程,其中劳动 (必修)6学分,其中志愿服务2学分,在课外时间进行,三年不少于40小时;其余4学分内容与通用技术的选择性必修内容以及校本课程内容统筹安排课时。
不言而喻,劳动是人类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重要途径,也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无论社会怎样发展进步都与生产劳动有着关联。在高中阶段开展劳动教育,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学会尊重劳动成果,还能够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能够形成“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观念;同时健全劳动不分高低贵贱,只是分工不同而已的认知,因此要尊重每一种劳动形式,如环卫清洁工、快递外卖员亦或是国企事业人员等。
目前来说,我们学校的劳动教育开展大多是一些碎片化的、零散的现状,没有形成系统的框架和范式。随着新高考的改革,加上当前阶段“五育并举”,全面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方面,劳动教育的渗透性将“树德、增智、强体、育美”融合在一起,充分挖掘其独特的育人模式建构,需要设计到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兴趣爱好。现阶段中小学劳动教育普遍存在以下薄弱点:一是劳动教育教材尚未完备,课程建设不够成熟;二是教育实施机制不健全;三是师资力量匮乏;四是教育评价缺乏针对性;五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功能定位不够清晰,劳动育人作用发挥不明显。在劳动教育中贯通学生核心素养,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学校通过开展劳动教育,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让学生明白劳动的重要价值,提高学生主观劳动性。学生通过亲自动手体验实践,发现自身不足并进行逐步的完善和提升。
1. 立足学校实际,制订日常化的劳动教育计划
学校通过家长会、主题班会、校园宣传栏、国旗下讲话等活动普及劳动教育理念,每个班级轮流值周以常态化形式推进劳动过程,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学校劳动教育。同时学校也有日常化的校本劳动教育安排(见表1)。
内 容 | 具 体 安 排 |
---|---|
班级卫生打扫 | 每日安排值日生早上、下午清理班级卫生,擦黑板等。 |
校园环境清洁 | 由德育处负责,定时清理校园环境卫生,保持干净优美 |
责任区卫生管理 | 每个班级划分校园责任区,负责日常的卫生清理 |
校园绿化管理 | 将学校的绿化承包给各年级,负责种植、修建、美化 |
餐厅监督服务 | 每日维持食堂秩序,回收餐具、清理厨余垃圾 |
表1 巩留暨阳中学日常劳动教育安排
2.基于核心素养,开展劳动知识与技能
学校根据高中学生年龄特点,因材施教,分年级开设不同的劳动教育课程,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特别是将新课标核心素养和新高考改革中的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结合,侧重于人格培养与社会责任,探究劳动在人生和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启发学生确认自我价值。如简单的手工艺社团、果盘展示、园林美化,学生可自主选择。
例如,以“校园环境清洁”为内容,开展班级、宿舍、走廊墙壁粉刷和二次装饰,班级责任花园绿植的栽培、育苗、修剪和种植等活动实践,着力培养劳动创造美的同时也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以“了解职业”为主题,将以班级为单位,对负责的花园、菜园进行经营和产出,同时对农作物栽培、种植、让学生了解相关职业,拓展行业。在辛勤劳动的同时,体验职业生涯的意义和创造美好生活的劳动信念。还有在“生涯探索”主题,主要是让学生自己查阅相关资料和信息,为以后的从事的工作做铺垫。如以“吃”为关键词,搜集相关专业、从事的职业有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粮食工程;乳品工程;烹饪工艺与营养;食品卫生与营养学;葡萄与葡萄酒工艺等这些专业需要大家提前了解与规划,结合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擅长的发展下去。同时由这些专业衍生出的职业有食品研发工程师;食品质量检测员、化验员;营养师;厨师;烘焙师;食品生产管理人员;餐饮经理;品酒师;美食博主和达人等。
3.巧借平台,建构“家校社一体化”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系
利用家校社联通一体,充分挖掘家长和社会资源,强化社会实践和研学体验,学校致力于集团化办学,凝聚教育合力。将学生的社会实践、研学体验、生涯探索三合一融合一起。学校坚持劳动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给家人做饭”家庭劳动作业,培养责任意识,优化亲子关系,转变家长对孩子参加劳动的观念,体验烹饪的乐趣和劳动的辛苦,切实保障家庭劳动落到实处。
4.跨学科建设,学科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
构建劳动教育“跨学科融合”模式,将劳动教育内容融入物理、化学、生物、历史等学科知识,学生不再是零散点的体验,而是从各个学科着手正确的劳动观念,不断提升核心素养。比如在高中化学实验操作与安全中,学生需要掌握正确的实验器材和使用方法、操作步骤。这培养了学生严谨的劳动态度和规范的操作技能,以及常见的化学实验室安全规定和注意事项,保障自身安全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这对于今后从事工作在劳动中拓宽视野,增强学科素养;在课堂学习中强调劳动精神和实践,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探究、学会创造,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服务。(见表2)
主 题 | 主 要 内 容 |
---|---|
生活劳动技能 | 清洁卫生、烹饪与营养、整理和收纳 |
生产劳动技能 | 农业劳动、工厂企业实习、手工艺制作 |
服务劳动技能 | 餐饮服务、酒店接待、医疗服务 |
劳动月活动 | 安排一次为期一周的劳动活动,让学生参与校园劳动实践活动 |
劳动技能比赛 | 举办劳动技能比赛,促进劳动技能提高 |
劳动课题研究 | 鼓励学生开展劳动课题研究,深入探讨劳动与社会的关系 |
劳动历史与文化 | 了解劳动的发展史和劳动的文化,拓宽学生的劳动视野 |
劳动价值观 | 普及劳动法律法规知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
表2 巩留暨阳中学劳动教育主题与内容
综上来说,劳动教育不仅是体力劳动,对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具有显性的意义,通过劳动教育要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价值观、培育良好的劳动习惯和责任感;更是与学科融合的教育过程;同时,学校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开发新的实践,夯实劳动教育,发动家长优质资源,开展劳动、生涯实践,参与社区街道志愿服务或义工活动。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现实的工作环境参与劳动和服务。结合研学、职业生涯体验等活动,让学生真正深入社会,体验生产与生活劳动,明白劳动者需要自身掌握的技能、文化素养等。让学生在劳动中找到自己的兴趣和方向。使学生在实践中增长见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文末小贴士
01作者介绍
董鹏辉,男,汉族,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现为巩留暨阳中学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兼职劳动教育老师。坚信劳动不仅是生存的基础,更是培养个人品质、锻炼意志的重要途径。在课堂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经常带领学生们参与各种劳动实践活动,如园艺种植、手工制作等,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体验劳动的乐趣与价值。深知劳动教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力求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学习、劳动中成长进步。
02投稿通道
教师频道面向一线教师,全面招募原创稿件,稿件一经采用将有电子证书。投稿请扫描二维码加入群聊,与全国各地教师共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