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这位老师以学生为本,通过倾听和引导解决学生问题。他指出了学生情绪转移的错误,并鼓励她从失败中学习和成长。他让学生意识到他们的行为对自己和周围人有影响,并激发他们努力学习并取得进步。他还展示了对学生的包容和关心,帮助他们渡过困难时刻。整篇文章强调了教育需要爱心、诚心和信心,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关键词】教育案例、引导、学生成长
每种庄稼的成长周期不同,每位学生的“耕种”方式亦不一样。
记得有一次,一位女学生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在我发答题卡时,她生气的将答题卡揉成一团,我发完答题卡后,私下找她谈话,先问了她几个问题:“考试谁考的呢?”学生回答:“我自己”;我再问:“你自己没考好,你这样做是在怪我教的不好吗?”学生回答:“不是”;我接着说:“考得不好有情绪是好事,证明你很在乎这次考试,但因为自己没考好,就把情绪转移,这不对,你想想,你一个举动,老师会误认为你对他有意见,同学们会觉得你抗不住压力,父母知道了会担心你,对你失望。如果我是你,我会礼貌的接过答题卡,认真的分析问题,上课一定好好听讲,争取下一次的进步,成为令同学羡慕、老师认可、家长骄傲的人。你认为呢?学生听后,羞愧的点了点头。
从那以后,她调整好状态,第二次考试就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被老师和同学选为“进步之星”,她拿到奖状后,第一时间找我分享她的进步历程,我让她试着将自己的成长故事写下来,我先帮她看看,然后在全班做演讲,从那以后,全班同学均以她为榜样,她学习更努力了,一次比一次有进步,三次考试后,考到班级第一。三年后,考上了理想的大学。上大学,她拿到国家奖学金后,专程回来看我,我们一起回忆幸福的往事,不是一家人,胜似一家人。
那时,我知道,我教育土地上,以学生为本,以“不比起点比努力,不比高度比进步”为养分的“庄稼”发芽了。
第二届当班主任时,学校把全校最调皮的学生调到我的班级,其中,有一位令大家都头疼的男生,转入我班后,不止自己犯错,还带动其他人犯错。
有一天他与另外两名学生违纪,班上98%的学生不同意他们留在班级,之后一天内,三名学生问遍所有的班主任,结果是,无人愿意“收留”,他们再次找到我认错,并保证改正错误,好好学习。我跟他们说:“你们可以认真地写下认识,当着全班认错,并保证以后不再犯,看到时候大家怎么选择。”晚自习时,前两名学生均获得全班谅解,到那名学生时,他捏着巴掌大的保证走上讲台,还没开始念就一直笑,念了两句又开始笑,我低沉的说了一句:出去,想清楚再重新念。学生气冲冲的走出教室,我在教室内调整了10分钟情绪,当我走出教室,回办公室时,学生气冲冲的朝我走来。说:“给我批假条,我要回家!”我:“请假需要家长同意。”学生:“我不管,你不给我批,我就要翻墙。”我:“你是在命令我?”学生:“没有……”我又冷静了三分钟。学生先说话:“从小到大,从来没有人这样对我,更没有人敢让我在全班面前认错!”
我说:“没有人纠正你的错误,是他们已经放弃了你,我也可以选择不管你,等你自己都呆不下去时,大不了转学去另一个地方,犯同样的错。我知道,你在其他班有一些玩得好的“朋友”,你觉得我让你在全班认错是想让你难堪,其实你不知道的是,我是想让你大胆承认自己的错误,试着去融入班级,主动走向大家,大家也一定会走向你,这样你才能有更多真正意义上的同学和朋友。
学生说:“我知道了,谢谢老师,我马上去班上认错。”学生认完错后,我当面给他父亲打了个电话,说明事情缘由,并肯定他儿子在整件事情处理中后期的态度,同时赞扬他孩子有进步。家长回复:“谢谢老师,我也相信我儿子会越来越好。”我接着对学生说:“你气冲冲的来找我,如果我也气冲冲的打电话给你父亲,你父亲气冲冲的来学校,你母亲在家里也气冲冲的,这样大家都不愉快。现在这样处理,你高高兴兴的,你父母听说你的进步也高高兴兴的,作为班主任我难道会不高兴吗?所以,以后遇到事情,要在脑海里转两圈,一定不能因为冲动犯下大错,因为没有哪位教师不希望自己的学生更好。”学生向我深深的鞠了一躬,便高高兴兴地回教室上课去了。
此时,我知道,我教育土地上,以“不歧视任何一位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位学生”为“肥料”的“庄稼”长大了。
学生生病时,跑得最快的是我,关心最多的也是我,所以,当我生病时,全班都来照顾我;我忙得忘记自己生日时,全班一起帮我补过;当孩子们收获成长时,全体家长一同发消息给我:王老师,要不是有你,我儿子已经没读书了;王老师,你是我见过这么多老师中最用心、最负责的,我们娘俩遇到你是我们的幸运;王老师……
这时,我知道,我教育土地上以“爱心献给学生,诚心送给家长,信心留给自己”为“土壤”的“庄稼”成熟了。
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我在全国2000多万教育工作者中只是沧海一粟,但我会用余生来深耕我热爱的教育土地,让这片土地长出祖国更多的“庄稼”......
文末小贴士
01作者介绍
王达礼,男,汉族,中共党员。曾任学校年级主任、政教处主任、教务处主任、党支部书记。2023年5月,荣获云南省第十四届“红土地之歌”演讲大赛建宁街道一等奖、麒麟区优秀奖;主编教育作品《我们的故事》;“王达礼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在国家级刊物和省、市级期刊、媒体上发表论文多篇。
02投稿通道
教师频道面向一线教师,全面招募原创稿件,稿件一经采用将有电子证书及实物礼品奖励。投稿请扫描二维码加入群聊,与全国各地教师共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