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坛荟 > 详情

2022劳动课程标准发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开展劳动教育?

2023-01-05 17:31

0人阅读 收藏

劳动课程既要关注劳动知识技能,更要关注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既要关注劳动成果,更要关注劳动过程表现。教师开展劳动教育,可以从知、情、意、行四个维度开展,以劳动认知教育为基础,以劳动情感教育为重点,以劳动意志教育为保障,以劳动实践锻炼为落脚点。


作者介绍:
王林浩,河南省市直小学语文老师,从教五年,涉及过小初高三个学段的语文教学。曾担任校内青年教师培训工作,多次被评为教学能手,汇编108万字校培教材《语文教育教学研究》,知乎号id:夜间读诗人。


温馨提示:全文共2239个字阅读需约6分钟
投稿文章为老师原创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


近日,教育部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将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并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今秋开学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


什么是"劳动课程"?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以丰富开放的劳动项目为载体,重点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劳动课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用于活动策划、技能指导、练习实践、总结交流等。同时,这门课程注重评价内容多维、评价方法多样、评价主体多元。

劳动课程既要关注劳动知识技能,更要关注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既要关注劳动成果,更要关注劳动过程表现。重视平时表现评价与学段综合评价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以教师评价为主,鼓励学生、其他学科教师、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中。

劳动教育指向学生的终身发展,是"五育融合"的重要载体。我们首先应该明确劳动教育的价值所在,除了固有观念中的动手劳动,至少还应该包括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劳动品质、劳动精神等。

因此,劳动教育其实包含了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素养,教师应该通过系统化课程和综合性学习等,进一步落实、推进劳动教育。

对于我们一线教师如何开展"劳动课程"?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教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开展劳动教育。教师开展劳动教育,可以从知、情、意、行四个维度开展,以劳动认知教育为基础,以劳动情感教育为重点,以劳动意志教育为保障,以劳动实践锻炼为落脚点。


一、了解来历,提高认识

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也是价值创造的源泉。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要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学生画思维导图)


具体做法

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了解"五一劳动节"的来历和发展历史。
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了解"全国劳动模范"荣誉获得者的事迹。
在节假日期间也可以依靠亲子活动。亲子共同观看与"劳动"主题相关的电影。重点推荐:《中国机长》、《烈火英雄》、《焦裕禄》、《铁人》。


二、培养情感,训练能力

培育高尚的劳动情感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总体目标要帮助学生树立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劳动态度,学生才能在真正意义上理解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日后走上社会工作岗位才能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

情感认同是以情感所特有的方式来实现对价值观的认可与接受,对劳动的情感认同是建立在情感体验基础之上的。情感的充分发展依托于多彩的实际生活场景,培养健康的劳动情感。增强情感认同,必须使学生尽可能丰富自身健康的劳动生活内容,在感受生活意义的同时增强对劳动的情感体验。

(学生问候妈妈的作品)




具体做法
发现身边"最美劳动者","最美劳动者"可以是家人,也可以环卫工人等。
向劳动者送祝福,问候劳动者。

三、锻炼意志,自愿实践

意志品质是人的品性和素质,劳动意志品质主要体现为从事劳动行为的自觉性,劳动过程中遇到困难的坚持性。充分发挥劳动情感的助力功能,激发学生热爱劳动、自觉自愿从事劳动实践,弘扬劳动精神。


(学生周末劳动场景)


具体做法

学生借助网络、向家长请教,收集了正确便捷归置物品的办法。

家长引导并鼓励学生整理学生自己的衣物、卧室、书桌和客厅等常见家务内容。


四、掌握技能,形成习惯


学校和家庭要形成协同育人格局。通过设置各个层次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和日常化、规范化、多样化的劳动教育形式,让学生熟练掌握基本的劳动操作技术,具备实践动手能力,让他们能劳动,会劳动。

实践育人,劳动精神与劳动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劳动实践的锤炼要努力拓展劳动实践渠道,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生活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与创新性劳动,让学生在出力流汗和辛勤创造中掌握劳动技能,提高劳动素养。



具体做法

学生整理自己的小书桌。呈现形式:拍摄照片,进行前后对比。
学生给书包、鞋子(或者是其他可洗物品)洗个澡。呈现形式:拍摄照片,进行前后对比。
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为家人制作一餐美食。早、中、晚餐任选其一,从安排食谱、选购食材、动手制作开始,并及时记录劳动的过程。

无论过去还是未来,无论是实现中国梦还是实现我们每一个人自己的梦想,都需要辛勤的劳动。作为新时代少年,我们应继续发扬中国劳动人民吃苦耐劳的精神,坚持做好下一代人民的劳动楷模。正如卢梭所言:"在人的生活中最主要的是劳动训练,没有劳动就不可能有正常的人的生活。"我们希望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们认识劳动、学会劳动、尊重劳动、渴望劳动和热爱劳动。

各位同仁,开展劳动教育的路径还有不少有效的方法,我们也一直在探索,一直在路上。希望大家可以从多个角度、多个路径、多个维度探讨劳动教育,进而更全面、更深入落实和开展劳动教育。


教师之声栏目介绍:


教师之声是学科网专门开设的教师经验投稿分享平台。有经验别藏着,学科网百万级别新媒体加持,教师之声待您耕耘!


投稿要求:最重要的是原创走心~关于教师成长的方方面面都可以,如教学经验分享、班主任经验分享、中高考备考、家校沟通、学生心理等等均可。


投稿方式:添加大米老师微信发送稿件-word版本,如有问题可以留言沟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