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坛荟 > 详情

[鄂州]2016年中考说明 文综

2016-04-19 15:06

0人阅读 收藏

    Ⅰ、考试性质 

    鄂州市中考是“两考合一”的考试,既是初中生的毕业考试,也是为高一级学校选拔合格新生的选拔性考试,因此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答卷方式 

    闭卷、笔试。 

    2、考试时间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 

    3、科目分值 

    思想品德(含生命安全、心理健康)45分,历史50分,地理25分。各学科试题只涉及本学科内容,不跨学科综合。 

    4、题型 

试卷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 

    5、试卷结构 

    (1)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 

    第Ⅰ卷: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共32题,思想品德、历史每题2分,地理每题1分,共计54分。其中地理10道题,历史12道题,思想品德10道题。 

    第Ⅱ卷:题型为非选择题。共10道题,共计66分。其中地理2道题,历史3道题,思想品德5道题。 

    (2)组卷:试卷按题型排列,选择题在前,非选择题在后,同一题型中同一学科的试题集中排列。 

    Ⅲ、各学科考核目标、内容 

思 想 品 德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基础性原则。严格按照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要求命题,注重考查学生初步运用基础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命题力求体现国家对初中毕业生素质的要求。 

    2.实践性原则。命题力求体现学生所学知识与社会实际、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反映社会实际、学生生活实际的材料联系起来分析,解答试题。题在书外,理在书中。 

    3.开放性原则。适当设计开放性试题,此类试题可从不同角度灵活作答,答案不唯一且不完全拘泥于课本。学生如有自己的见解且符合题意,亦可得分。解答此类试题,不要求面面俱到。 

    4.时代性原则。与时俱进,提供背景材料越新越好,尽可能联系一年来的重大时事、热点问题命题。试题具有时代感。 

    5.人本性原则。以人为本,引导学生珍爱生命,锻炼健康的心理品质。 

    二、考试内容 

    1.九年级《生命安全》《心理健康》。 

    2.北师大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6课,七年级下册第4课。八年级上册第6课,八年级下册第1课。九年级全册。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 分值、题型、考查范围 

    九年级《生命安全》《心理健康》各2分,七年级、八年级《思想品德》各4分,九年级《思想品德》33分。 

题型

题数

分值

     

1

2

北师大版《思想品德》

七年级上册第6

2

2

七年级下册第4

3

2

八年级上册第6

4

2

八年级下册第1

5

2

九年级第12

6

2

九年级第34

7

2

九年级第56

8

2

九年级第78

9

2

九年级第910

10

2

九年级第1112

1

4

九年级《生命安全》《心理健康》

2

5

北师大版

《思想品德》

九年级第一、二、三、四单元

1题。

3

5

4

5

5

6

   

 

 

 

 

 

 

 

 

 

 

 

 

 

 

 

 

 

    2.单项选择题每题设四个选项,单项选择题中有一定数量的组合选择题。材料分析题以回答问题、分析说明、列举等形式作答。 

    3.试卷难度值为0.60-0.65。 [NextPage]

历     史 

    一、命题指导思想 

    命题要依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确定考核内容与要求;简化题型类型,丰富题目内涵和形式;重视新情境、新材料、新问题的引入;体现基础性、发展性、科学性、人文性;考核内容要与学生的认识能力和理解能力相适应。 

    基础性:面向全体学生,主要检测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情况,杜绝偏题、怪题。 

    发展性:关注学生的发展,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重视情感教育,突出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考查。 

    科学性:考试内容要准确反映历史学科的要求,试题编制要科学合理,表述严谨、规范。 

    人文性:体现人文精神。密切联系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注重人文素养的考查,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二、考试内容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历史考核目标涉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层次、多角度内容。《历史课程标准》对历史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提出了识记、理解、运用三个层次的要求。    

    识记:要求记住构成历史基础知识的时间、地点、人物、文献、事件等要素,识别重要的图、像、画;通过阅读和观察、感知和体验的过程,去获取历史信息,并能准确地表达出来。凡《历史课程标准》中使用列举、知道、了解、说出、讲述、简述、复述等行为动词的内容为识记层次。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对所学的历史内容进行归纳和整理,形成对基本的历史知识和历史问题的初步认识。凡《历史课程标准》中使用概述、归纳、理解、说明、阐明、认识等行为动词的内容为理解层次。 

    运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调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凡《历史课程标准》中使用分析、评价、比较、探讨、讨论等行为动词的内容为运用层次。 

    (二)考试范围 

    八年级上册:第1、2、3、4、5、6、7、8、10、11、15、16、17(共13课) 

    八年级下册:第1、2、5、10、11、13、19、20、21课(共9课) 

    九年级上册:第8、9、10、11、12、16、17、19、20、22、23课(共11课) 

    九年级下册:第3、4、5、6、7、9、10、11、17、18、19课(共11课)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题类型:试题由选择题(单项选择)和非选择题(含材料解析题、简答题)构成。 

    2、内容比例:中国近现代史约26分,世界近现代史约24分。 

    3、题型比例:选择题约24分,非选择题约26分。 

    4、题量设置: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非选择题共3小题(体现中国史、世界史和中外综合的考查)。 

    5、难度控制:约0.60—0.65。 

    6、难易题比例:易、中、难题的比例约为6:3:1。 

地     理 

    一、命题指导思想 

    1.深度体现《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 

    命题要依据《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来确定考核内容与要求,要重点体现课程关于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等课程理念。 

    2.加强对地理基础知识和地理基本原理的考核,体现初中生毕业考试的考试性质。 

    3.重视地理图表的考核。地理图表体现了地理学科特色,考察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能体现选拔性考试要求。 

    4.注重考察初中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核学生对所学初中地理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要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5.强调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体现地理学科的区域性和综合性两大核心特征。 

    二、考试内容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地理考核目标涉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层次、多角度内容。其中“考核目标”是指地理学科能力目标,“要求”是分别对每一考核目标不同层次和水平的界定。 

    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所谓地理信息,即地理试卷中的文字资料、图表、各种数据、画面、符号等。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过程,包含发现信息、判断信息的重要性程度、提取有效信息等思维过程。 

    2.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 

    3.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 

    4.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与结果;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 

    (二)考试范围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二、三章。 

    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七章第一节、第四节;第九章第一节。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一节; 第二章。 

    八年级下册:第五章;第六章第一节;第七章第一节;第八章第一节;第九章第一节。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题类型:试题由选择题(单项选择)和综合题(读图、填图分析题)构成。 

    2、内容比例:七年级地理约占12分,八年级地理约占13分。 

    3、题型比例:选择题约10分,综合题约15分。 

    4、难度控制:0.60-0.65。 

相关推荐